声谷接受过太多媒体采访了。
自然录音师、85 后、白噪音收集者……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似乎都是这几个。他去户外录制雨声、水声、鸟鸣声,放在 上分享,播放量最近超过了 1 亿。
大多数人看到他作品「放松又助眠」的治愈性;而把他和电子乐制作人、实验音乐人放在一起,又给他加了点艺术气息。
还有一些人发现他职业的新奇 — — 去山里录音,做成音频,竟然也可以赚钱了。有个说法是,那个音频栏目让他年收入近百万。
对此他回应:“假的,他们为了博眼球夸大了。”接着又补充一句:“你们看着写,想吸引眼球还可以再写多一点。”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
无论是不是真的在乎那些光环,只要聊一会儿就会发现,他本人简直和白噪音一样直接简单。
“班得瑞,谁初中时会喜欢班得瑞呢?”
关于音乐喜好问题给出的答案,声谷忍不住自嘲了一句。
班得瑞在那个年代,是和 Kenny G 的「回家」并列的经典存在。大小单位商场开关门时播放,旋律响起,听过的人几乎会马上出现温柔女声说着「尊敬的顾客,你们好」的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换在声谷身上,大概会体现为一种「该睡觉了」的信号。十几岁的时候,他痴迷过班得瑞一段时间,跑去买了专辑睡前来听。说起来,那也算是如今睡眠白噪音的古早替代品。
至于其他音乐,他那时跟别的人听的差不多:周杰伦,S.H.E.,Twins……
蛙叫.mp302:04未加入话题
说出这几个答案之后,声谷在电话里停顿了挺长时间 — — 他去认真翻了翻自己的播单,最后总结出:“我现在比较喜欢 R&B。”也没什么特定歌手,多是平台根据喜好推荐的。
从音乐品味试图找到他和「白噪音」的联系,只能得出「舒缓」的共同点。这个方向好像从一开始就错了,你无法从他那里得到任何想象中带着所谓「多样性」,但可能会有点装腔作势的回答。
最大的爱好,他想了想说,喜欢一个人待着。待着做什么?看电影和视频。
再次停顿,他补充道:“但好像很久没看电影了,视频的话喜欢一些探险节目,比如荒野求生。喜欢看贝爷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很刺激。”
而要是自己去尝试,他是万万不肯的。他从没想要在大自然中获得任何刺激。
一次深夜山中录音,突然在很近的地方响起了类似野猪的叫声,他根本看不清是什么生物,躲在哪里;另一次倒是看清了,两米之外的篱笆另一侧出现两只巨犬,叫一声,吓他一大跳。
“两次都是,赶紧收拾装备就跑掉了。”那算是他最危险的经历,也完全足够了。
如果说贝尔算是人类中的丛林猛兽,声谷大概只想做一只河边石头上的静止昆虫,听听水声就能满足,掉片树叶在身上,可以高兴一整天。
蟋蟀.mp318:06未加入话题
在之前媒体采访的视频里,声谷出镜,看上去像是一个会在晚高峰地铁上遇到但叫不出名字的同事。而他也大概率想不起你的名字,眼神躲闪两秒,他已经进入自己的世界了。
摄像机离得远一点时,他举着设备在溪水里,一站就是好久。水流是始终不变的哗啦声,没人知道他在等什么,但画面中的一切,看上去和谐且合理。
采访那天下雨,声谷没出门。外出录音的频率大概是每周一两次,看天气,看心情,看想要什么声音。当天的雨声不是他想要的。
对人声无感,也没有特别在意过乐器的音色,他唯独痴迷自然中的声音。
冬天温和的水声.mp301:20未加入话题
而能形成自己的偏好,这个听觉开关也是在 8 年前才被激活:去福建湄洲岛的朋友家度假,他第一次看到海,亲身听到海浪声,兴奋之余的想法再朴实不过:我喜欢这个声音,那些还没去过海边的朋友,也应该听听。
那时已经有一些在做白噪音的 App。这个物理学中因为在各频段上功率相同而被赋予白色的声音信号,通常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会让人放松的声音,它们可能来自咖啡馆环境,电风扇转动,以及最多的:大自然。
没这么多复杂的理论基础,声谷当时只是觉得那些声音的质量还不够好,自己或许可以试试。
回到杭州,他入手了一支一千多块的录音笔。第一次尝试是在 12 月,天亮得晚,他坐上公交车,摇摇晃晃 40 分钟,六点半就到了西湖边。
“那次没录到什么能用的声音,只留下些纪念意义。但从耳机里听到水声,鸟叫声,感觉还是很不同的。”
之后摸索出些方法,录音装备同步升级。他的包里还多了些固定麦克风的黑胶布,三脚架,各种小零件和备用电池。
身上依然是牛仔裤,尽可能避免摩擦声的非尼龙上衣,一双方便走路的鞋。
最久的一次,他为了得到想要的雨声,在凌晨三点半的杭州街头等到早上六点。
喜马拉雅「声谷」中的雨声专辑,13 条音频的播放量达到了 1.23 亿。人们在下面发表各种自己如何被治愈,唤起了怎样声音记忆的评论。有人专门加他好友,就为说一声谢谢。
树下雨声.mp304:31未加入话题
一条条音频被自动播放,但从没有人就声音本身跟他有过讨论。天气、湿度、位置、角度……里面的细微差别,只有他自己听得出。
移动硬盘里的音频数量如今到达了 8000 多条,还在持续增加着,有时还包括公园里别人的呼噜声,家庭野餐的吵闹声。
具体能用来做什么,他也不知道。“以后说不定用得着呢?”声谷停下来想了片刻。“用不着就当作纪念了。”
公园里打呼噜.mp302:23未加入话题
声谷之前的职业经常被人提起,「互联 公司」「设计师」,两个词放在一起,几乎透露着最多的焦虑和浮躁。
这样看来,「大自然录音师」的身份听上去有点过于岁月静好,像是换了和之前完全对立的生活。柴米油盐还是要考虑的,但好在工作就是自己的兴趣。
不需要什么先锋或者前卫的操作,有时声谷去到溪边听到合适的声音,不用开设备,只是自己听也能很开心。
至于这件事在其他人看来是不是枯燥,一点不重要。“能一直做一件别人不怎么会去做的事,我觉得就挺有趣的了。”
文_yini|图_声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