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确定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的要求
(二)确定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应当考虑的因素
(三)“明显微小错 ”不等同于“不重大错 ”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CPA审计科目第二章 第三节财务 表整体的重要性
【知识点】明显微小的错 临界值(重点)
(一)确定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时,需要确定一个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低于该临界值的错 视为明显微小的错 ,可以不累积。
【解读】如上图,“杯子”右上方的“D”即为依据财务 表整体的重要性确定的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
(二)确定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应当考虑的因素
在确定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时,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以下因素:
1. 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出的错 (包括已更正和未更正错 )的数量和金额;
2. 重大错 风险的评估结果;
3. 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与其沟通错 的期望;
4.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是否勉强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或投资者的期望。
(三)“明显微小错 ”不等同于“不重大错 ”
1. 明显微小错 的临界值可能是财务 表整体重要性的3%~5%,一般不超过财务 表整体重要性的10%。
2. “不重大错 ”有两种情形:如果针对某一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认定层次,“不重大错 ”是指低于对应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错 。如果针对判断审计意见类型时,“不重大错 ”是指低于“财务 表整体的重要性”的错 。
注会备考预习阶段已经开始,制定一个合理的注会学习计划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备考效率,轻松过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