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噪声扰民“城市病”,打出多措并举“组合拳”

随着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各类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层出不穷,成为困扰群众的“城市病”。崇川区作为主城区,噪声扰民信访问题相比其他地区较为严重。为守护人民群众的“耳边安宁”,今年以来,崇川生态环境局借新《噪声法》实施之机,打出一系列噪声污染防治“组合拳”。

构建宣传阵地 化被动治理为主动预防

在新《噪声法》实施前,崇川生态环境局设计印制《新噪声污染防治法宣传手册》《给建筑施工单位的一封公开信》,提醒相关单位落实噪声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告知其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崇川区充分利用 格化监管机制,发动街道、社区 格员对全区200多家建筑工地进行点对点宣传,累计发动450余人次,实现辖区内施工单位宣传全覆盖。

强化信访调处 破解噪声信访“疑难杂症”

崇川生态环境局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对噪声信访问题切实做到迅速响应、现场核查、快速处理、及时反馈。2022年以来,崇川生态环境局共受理噪声类投诉件188件,多数建筑施工、娱乐噪声问题发生在夜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崇川生态环境局不分日夜,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监测,对超标单位督促整改,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工作成效获得群众肯定。

坚持还静于民 开展夜间噪声专项整治

针对主城区建筑工地多、经营场所多的特点,崇川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噪声专项整治,做群众的“静夜守护人”。在中高考等重点时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夜间护航+全程护考”行动,为考生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1-6月份,共出动286人次,检查点位432个,对各类噪声违法问题立案13起,处罚金额17.77万元。

加强部门联动 探索社会噪声治理新模式

为解决好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崇川生态环境局秉持“主动向前一步”的责任担当,积极配合公安及城管部门开展工作。对通吕运河、唐闸古镇等热点区域开展联动执法和法律宣贯,劝导群众合理规划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自觉降低音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联合行动取得良好效果,该片区社会生活类噪声投诉件明显减少。

下一步,崇川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打好噪声治理“组合拳”,创新监管模式,开展部门联动,向噪声扰民行为“亮剑”,还静于市民,切实提高主城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