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

: 厦门疾控

生产性噪声

是在工业生产中

由于机械转动、撞击、

摩擦、气流而产生

长期在8h等效声级>85分贝的环境下工作,早期会出现听力下降或听阈升高,产生听觉疲劳,脱离噪声环境后可恢复。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础上,若继续长期接触强噪声,内耳感音器官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病变,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即职业性噪声聋。

噪声聋的防治措施

01

工程防护

在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技术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

02

个体防护

8h等效声级在80~85分贝的作业场所,可根据劳动者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护听器。 8小时声效等级>85分贝的作业场所,劳动者应佩戴护听器进行听力防护。短时间进入噪声作业场所,若不能确定停留时间或噪声强度的,劳动者应佩戴有效声衰值足够的护听器。

03

职业健康检查

体检周期: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dB,1年1次;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在80dB~85dB,2年1次。

04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

如果体检电测听检查听力下降表现符合噪声聋,应进行复查,复查后仍如此,可到有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不服诊断结论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进行市级、省级职业病鉴定。

供稿:职防科 徐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5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