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西景苑A区1号垃圾分类收集点,有不少居民围着两位工作人员咨询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工作人员在垃圾分类收集点前忙碌着,耐心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从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注册垃圾分类账户,不仅可以用垃圾兑换环保金,购买日用品,还有上门回收业务,让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也能享受这项服务。后续,我们也会把之前这种小区里混合扔垃圾的大垃圾桶取缔,争取让居民们都自觉分类投放垃圾。”工作人员介绍,枣庄城市管理局也发布了《枣庄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大件垃圾处理设施,探索“互联 +资源回收”模式,推动可回收物规范化,专业化处理。
“以前,我们到投放点扔垃圾,一手拎着垃圾,一手去掀盖子,总担心沾染细菌,不卫生。现在可以‘无接触投放’,手机打开小程序的二维码,对准扫描口一扫描,垃圾口就打开了,既卫生又方便。”小区居民王女士对垃圾投放新模式赞不绝口。
“俗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之前看别的城市都开始了垃圾回收,枣庄却只有几个街道上有分类的垃圾桶。现在好了,俺小区里也有了高大上的回收‘装备’,前天已经注册了账号,还带着3岁的儿子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学习各种垃圾的分类。回到家,儿子就把不玩的塑料玩具放到了可回收的垃圾箱内。”小区居民刘女士说。
小区居民曹先生来到智能垃圾分类箱前,用手机对着垃圾箱上的屏幕一扫,写有“其他垃圾”的箱盖缓缓打开,整个垃圾投放过程仅几秒钟。“扔垃圾用手机扫码,分类简单,操作方便,还能积分兑换奖品,何乐而不为?以前随手就扔掉的空矿泉水瓶,现在成了‘宝贝’,我已经用第一笔环保金购买了一瓶洗洁精了。”曹先生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