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街道
9月11日下午,新桥街道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辖区社区各设分会场。会议传达上级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打通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做细做实部署推进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以“先行示范”标准推动街道垃圾分类全域覆盖。
一套联动机制
党建引领压实责任
当天,市垃圾分类事务中心讲师应邀解读并培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各主体责任单位负责人带头修好垃圾分类“必修课”。会上,街道与社区、城管办、执法队签订责任书;社区与物业公司、餐饮商户等产废单位,市政中心与各收运公司签订责任书。通过逐级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促进条块结合、形成强大合力。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新桥街道辖区有66个住宅小区、32个城中村、7个农贸市场、10家大型商超、3000多户餐饮企业,居住着45.8万人,他们是垃圾的直接产生者,也是分类工作的责任人。面对这笔账,如何实现宣传培训到人,责任压实到位?
“如今深圳正处于‘双区驱动’的历史节点,面对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地发展建设,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野蛮生长’。”新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卫树强在会上说,街道将以先行示范的担当和标准,持之以恒,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六大抓手
精准化、精细化发力
根据会议部署,新桥街道明晰六大实施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抓体系,压实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核心作用,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社区“一把手”工程,由社区党委书记负总责,统筹股份合作公司、业委会、物业管理单位、清扫保洁企业、 格员、楼栋长、辖区党员干部、热心市民等合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抓队伍,夯实基础。打造垃圾分类“1+8+4+N”宣传队伍。即1支新桥街道蒲公英讲师队伍,以社区为单位的8支垃圾分类宣讲队伍,环卫工人督导队伍、 格员宣传队伍、物业公司入户宣传队伍、楼栋长宣传队伍4支专项宣传队伍,及N支志愿者宣传督导小分队。
抓示范,打造标杆。抓示范小区,推动厨余垃圾达标;抓示范社区,推动城中村垃圾分类全覆盖;抓示范机关,推动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
抓指标,突出实效。紧紧围绕参与率和回收利用率两个核心任务指标,实现沿街小型餐饮门店餐厨垃圾收运全覆盖,建立城中村可回收物定点回收跟巡回回收相结合模式。
抓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转化为行动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