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境内的赣江水域有长江江豚出没。摄影∣颜志高
同样在长江九江彭泽段和鄱阳湖都昌水域,人们经常发现长江江豚或追逐巡逻执法船队,或在人工增殖放流时顽皮跳跃。“上一次发现大量长江江豚至少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彭泽县水上综合执法中心副主任姚爱斌介绍说。
上下联动,全面改善赣江干流水环境质量
千里赣江,贯穿江西南北,支流繁多,要守好“一江清水”,不仅是自身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我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环,更是落实国家战略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
早在今年1月,我省就提出:力争赣江干流基本达到Ⅱ类水质。
面对这一庄严承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频频深入赣江干流展开现场调研督导。省生态环境厅多次组织开展赣江市汊断面附近污染源排查,现场指出排查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南昌、九江、赣州、宜春、吉安5个设区市迅速制定关于赣江干流断面水质达标工作方案。
“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求,江西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范围包括长江干流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岸线,向陆地一侧延伸2公里,向水面一侧延伸200米。”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顾胜说,布下天罗地 ,排查5个设区市,26个县(市、区),31个工业集聚区。排查岸线总长度1316.5公里,无人机航测及解译总面积3080.78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8月底,全省各设区市排查发现的94问题已完成32个,其他问题正在有序推进。
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向我省交办入河排污口3830个。截至今年7月,除部分未找到的排口暂未命名与分类外,已有3495个排污口完成分类,2073个排污口完成命名编码,这些赣江入河排污口的均可实现溯源监管。
守土尽责,多措并举开展长江干流保护
在彭泽芙蓉墩镇一处长江堤坝内,垂柳、竹柳、旱柳迎风摇曳,不远处长江之水奔腾向前……长江江西段岸线长152公里,全在九江境内,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各县因地制宜建设滨江生态岸线,打造60个景观节点,沿江共拆除码头74座、泊位87个,治理废弃矿山面积达1.11万亩。
九江全面打通城区污水治理“肠梗阻”。早在2018年,九江与三峡集团合作,共同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一级A排放,16个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B及以上排放标准。
九江摸清排污口找准“病根子”。2020年,九江聘请生态环境部评估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对101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系统溯源分析,按照应溯尽溯、测溯结合、溯污为主的原则建立并形成了排污口溯源档案,分析各排口存在的问题,划分并制定了排污口类别、监管职责、重点管制清单。
同时,九江严把关口提高准入“门槛”。全市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坚决不予审批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项目,从源头上遏制污染问题发生。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耗能少的绿色食品企业,如:中粮产业园二期、青岛啤酒等项目。
复审:陈晖
终审:邵平
监制:吴志刚、邱虎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