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三化”促进垃圾资源变废为宝
近年来,西秀区根据不同垃圾的特点性质,分别引入技术建立处理示范点,促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化利用,推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发展模式。
一是创新垃圾发电,促进无害化利用。针对生活垃圾处理量日益增长、土地填埋代价过高等情况,出台《安顺市西秀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建立垃圾集中收运、中转压缩、终端处置的标准化流程,形成“城乡一体”全覆盖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保证垃圾的分类汇总移交。通过企业引入先进焚烧技术,使常规垃圾成为发电原材料,产生电能并入南方电 ,输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引进烟气脱硝、消石灰喷射、活性炭吸附等无害化处理工艺,使发电排放的烟气达到欧盟标准,焚烧后的固体炉渣可制砖再用于建筑领域。目前,垃圾发电每年处理垃圾达45万吨,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量达12.5万吨。
二是优化自然分解,促进资源化利用。针对餐饮服务业产生的厨余“湿垃圾”难焚烧、易腐臭、渗液多等情况,借助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执法力量,明确食堂、美食街、商超综合体的餐厨垃圾处理责任,统一专业化收集储运,严惩私自乱排乱倒。通过引进第三方系统性解决方案,让餐厨垃圾与回收的畜禽粪便、秸秆调配后,经过25天发酵生成天然气和有机肥,实现“湿垃圾”的有机资源利用。针对餐厨垃圾预处理、二次分拣、灭菌热解、物质分离等环节,合作建立全封闭、无异味、低能耗的智能化处理车间,全面防止生物细菌性污染,提升湿垃圾处理效率。目前,垃圾发酵日处理能力达到300吨,每年可生产720万立方生物天然气、4万吨固体有机肥、3万吨液体有机肥。
三是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循环化利用。针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特殊行业垃圾,在西秀产业园区实施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打造计划,逐步形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帮助贵州百灵建立生物科技肥业,充分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和中药渣循环发酵生产有机肥,每年消化药渣垃圾达5万吨以上,节省处理费用达100万元。引导投建家喻新型材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充分利用发电厂垃圾生产建筑材料,每年处理电厂煤灰38万吨,脱硫石膏1.6万吨,5年间创造产值达6亿元。目前,西秀产业园区已获得“贵州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第三批绿色园区”等荣誉称号。(西秀区委改革办供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