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创业创新的沃土,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中奋力争先,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的一环。围绕泰安市确定的“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各级各部门认真倾听企业诉求,抓好涉企政策兑现,及时将政策上的红利推给企业,推出服务企业发展、助力项目建设的新举措、新模式,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护航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企业有需求向推进办、产业链专班反映,与相关部门形成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交流服务需求信息,实现了部门和企业的双向奔赴、相向而行。
凝聚合力
破解瓶颈制约
据悉,6月21日,市工业推进办项目推进组在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专班座谈时,得知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重汽五岳公司遇到车辆通行问题制约,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更好地了解情况,市工业推进办与产业链专班、企业、公安交管部门进行了多方沟通对接,准确掌握企业诉求和有关政策规定,拿出问题解决方案,并以书面函的形式转市公安局办理。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安排市交警支队为企纾困、抓好落实。7月7日,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安排专人到重汽五岳公司现场办公,对临时车牌办理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商品车在交付给用户前的运转过程中需要临牌,之前需要到车管所办理,车辆交付等待耗时费力。“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专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我们,市车管所上门服务,在车辆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授权给我们,通过在企业设置的‘服务登记站’即时打印临时牌照,车辆交付效率提高到3倍以上,企业运营效益也得到提高。”副总经理刘旭厚说。
精准对接
强化要素保障
为企纾困
打出惠企“组合拳”
市工业推进办会同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专班、市公安局,有效解决了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车辆通行等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企业不出厂区就能办下通行证,一方面,解决了企业亟待解决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另一方面,拓展了产业链专班服务企业的思路,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马上办”“就近办”的一次有益尝试。“目前,我们已经把这项惠企政策推广到6家整车生产企业,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企业相向而行,双向奔赴,推动产业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综合组组长肖靖文说。
在市工业推进办的指导下,泰安市各产业链专班和县(市、区)、功能区建立完善三级问题解决机制,坚持“企业吹哨、部门 到”,确保问题发现得早、解决得好。今年以来,市工业推进办组织现场办公7次、解决难点问题45个,13个产业链专班共解决问题163个,区、县共解决问题185个,形成了强推猛促工作、创优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得到了企业和项目单位的普遍好评。
为企纾困、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是工业推进机构的重要职责。“我们将认真总结前期为企业解决困难的经验和做法,深入落实《要素保障实施办法》和《问题协调处置办法》,从制度、方法、流程等层面持续改革创新,树立‘有解思维’,完善问题分级分类处置机制,坚持一般问题由县(市、区)解决、复杂问题由产业链专班解决、共性政策性问题由市工业推进办解决,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市工业推进办项目推进组副组长孙清华表示。
ID:jrtt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