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工艺设计

污水厂提标改造方法还包括气浮、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由于污水厂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出水标准要求也不同,最终设计方案需通过综合比选后确定(表2)。但工艺设计时,宜优先考虑强化二级生物处理脱氮除磷效率,减少后续工艺流程长度,否则可能会造成工程投资增大、运行成本增加,也不符合污水厂节能减排的要求。

2.3.3 污泥处理工艺改造

污水厂提标改造由于设计规模和进水水质基本不变,新增污泥主要为化学除磷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污泥,其产量相对剩余污泥较小,可沿用污水厂已建污泥处理设施。但近年来国内环保要求愈加严格,污泥处置方式也已发生转变,因此,污水厂水质提标的同时,还应注重老厂现状污泥处理设施的改造。

并配套除臭装置等,以满足城市环境卫生和污泥最终处置出路的要求。Hao等[18]的研究表明,剩余污泥填埋及污泥农用方式越来越受到限制,污泥脱水、干化后直接焚烧的处置方式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4 主要构筑物设计

(1)高效沉淀池

高效沉淀池是一种集混凝、絮凝和沉淀于一体的新型沉淀池,由于该池具有占地小、水力负荷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深度处理工艺中。高效沉淀池一般包括快混区、絮凝区和沉淀区3部分,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COD、SS和TP,去除率可分别达60%、80%与90%。根据《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16),高效沉淀池主要设计参数:混合时间宜为0.5~1.0 min,絮凝时间宜为8~15 min,沉淀池表面负荷宜为10~20 m3/(m2·h),污泥回流比宜为3%~6%。近年来,出现了磁粉或微砂等介质强化高效沉淀池,通过投加磁粉或微砂,可提高絮体密实度,缩短沉降时间,减少化学药剂的投加量,但工程应用时还需重点关注流失磁粉或微砂对后续污泥处理处置的影响。

(2)过滤工艺

过滤单元作为污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的核心,是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关键。目前,工程上过滤工艺的可选方案包括纤维滤布滤池、V型滤池、微过滤器、反硝化深床滤池以及曝气生物滤池等(表3)。其中,前三者一般仅有过滤功能,以去除SS为主;而反硝化深床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兼有过滤和生物脱氮功能,尤其是曝气生物滤池,通过设计不同的池型,可对BOD5、SS、NH3-N、TN等产生较好的去除效果。工艺设计时,宜将曝气生物滤池置于化学除磷之前,保证进水磷酸盐等营养充足;此外,硝化滤池还要特别注意控制进水氨氮浓度,保证冬季硝化细菌的正常生长。

注:*根据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的厂商不同,滤料形式及滤床厚度各有区别,并直接影响滤池的性能

3 结论

(1)城市污水厂未来将更加注重污水的深度处理以及再生回用,污水厂提标改造需结合不同地区的现状差异,充分研究、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出水标准与技术方案,发挥污水厂的最大工程效益。

(2)城市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应先对其现状进出水水质进行分析,并结合水质提标要求,确定目标去除污染物,以便在后续工艺设计中予以重点考虑;深度处理工艺设计需进行方案综合比选。对于TP超标,化学除磷是必要的措施;对于TN超标,宜优先考虑已建生物反应池改造,减少后续工艺流程长度,必要时还可增加后置反硝化脱氮工艺,并设外加碳源补充措施。此外,在提标改造过程中,还应重视老厂污泥、臭气的处理,以新带老,实现污水厂水、泥、气同步治理达标。

(3)城市污水厂正面临新形势下的技术升级挑战,以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为代表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的工程应用成为迫切需求。为此,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生物处理效率,实现更高标准的出水水质,并减少药耗、能耗成本,探索能源的可持续性,对污水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