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旧衣回收箱”是该好好整整啦

现实生活中,不少居民小区内都有旧衣回收箱,不少箱体上都印着“慈善总会”“公益环保”“爱心助学”等字样,相信很多人都往里面投放过旧衣服。原因很简单,旧衣回收箱上喷涂的各种公益宣传语,总能唤起人们对“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朴素向往。然而,这些箱子里面的旧衣服到底去了哪儿呢,它们真的是被捐赠出去了吗,这些打着“公益”的幌子做起生意来的人,到底在谋划着怎样的骗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

一、箱体里的衣服会被如何处理

首先,中国政府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 是不能进行二次捐赠的。再者,捐赠成本太大,绝大多数的公益组织都不会接受旧衣物的捐赠,因为旧衣物的仓储、清洗、消毒、物流需要很多的资金,而一般的公益组织是没有处理这样大量旧衣物的能力的。因此,这些所谓的“待捐赠”衣服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直接被卖掉。

假设这些衣服能够被正规的旧衣加工厂处理的话,他们将会被这样处理:

加工厂基本上把收到的捐赠物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不能接触皮肤、八成新以上

这类衣物可以用于捐赠,比如八成新的外套。这部分加工厂会把它先挑出来,挑出来之后加工厂就进入清洗车间,处理完后就可以进行捐赠。

第二类:接触皮肤,运往国外

内衣、内裤、T 恤、袜子、衬衫……这类直接接触皮肤的,加工厂分为第二类。这些加工厂会先挑出来,挑出来后,加工厂会进入分拣车间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加工厂会把它重新打包,打包成一个包,比如说一百公斤一个包,加工厂最后会运去东南亚和非洲。

第三类:破布,难以处理

有些废布料,废窗帘布,床单……一些非常破旧的、掉色的、有破洞的、两成新以下的,那么这些衣物加工厂无法处理,就有很多处理办法。第一个办法加工厂会把它切割,比如说加工厂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平布,这个屏幕会去机械厂做擦机布。第二个办法是把他打碎,做很多产品,比如北方的毛毡,汽车里的隔音棉,低端的地毯。

如果这些衣服被一些不法分子处理的话,他们有可能会被这样处理:分拣完的多余衣服,做成黑心棉,这些黑心棉经过打棉厂制成劣质棉絮、再到被服厂加工、批发市场销售,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二、慈善活动本身具有严肃性

众所周知,慈善活动本身具有严肃性。而我国对相关慈善活动的开展有着较为明晰的规定。根据《慈善法》的规定,旧衣物回收箱是以公益慈善名义开展的废旧物品捐赠回收,属于公开募捐活动,只有登记或者认定为慈善组织且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组织、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另外,慈善组织或个人在开展募捐活动时,要按要求制订募捐方案,并在当地民政部门备案。《慈善法》还规定,对不具有募捐资格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对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对有关组织和个人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民政部:禁止不具资格组织或个人以慈善名义回收废旧衣物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3月17日发布《关于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回收的提示》,为慈善目的,在公共场所设置废旧衣物募捐箱,属于公开募捐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只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

四、正确处理旧衣物

旧衣处理不当,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持续消耗,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正确处理废旧衣物十分有必要。

1.选择在正规平台上捐赠旧衣物,例如支付宝上的相关小程序。

2.旧衣物再利用。把那些软的布料用作擦拭布、抹布、用在汽车和窗户上的清洁布、擦干布以及许多其它各种不同的用途

旧衣服是有形的,但爱心捐助是无价的,无论如何,它们都不应该被打包贱卖。旧衣服的处理再利用其实是一门生意,但是做这些生意的人,不该套上“慈善”的名义。民众对于此类活动所秉持的初始善意不能也不该是“私人贩子”生意经的“筹码”。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乱象,让爱心不中途流失,不让“私人贩子”有机可乘。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