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在往年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中,有关噪音扰民的投诉比例较高,仅次于大气污染。
6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CCTV2)《第一时间》栏目关注世界环境日,聚焦成都为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治理,多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和执法,展开“蓉城降噪”专项行动,展示成都在治理噪声污染方面取得的成效。
作为常驻人口超过2100万,机动车保有量突破630万辆的超大城市,成都如何应对噪声带来的困扰呢?我们跟随央视的镜头一起来看看~↓↓↓
夜幕降临,食客在群星路上的餐馆大快朵颐,周边居民却一度备受噪声困扰。为了还居民一片宁静,九里堤街道为商户划定营业区域,并调整了营业时间。
“客人晚上或是中午来吃饭,声音大了都会叫他小声一点,都特别提醒他。”
群星路一餐饮店商家表示,他们目前营业时间只到晚上八点半,并且在营业过程中会提醒食客降低音量,避免噪声扰民。
“今年截止到5月份,我们没有接到过关于群星路噪音扰民的投诉。”
金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九里提中队中队长杨飞介绍,去年同期累计接到噪音扰民举 二三十起,通过划定营业区、调整营业时间、加大巡查执法力度等系列措施,噪声扰民问题得到改善。
在金泉街道的一处施工现场,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工地的声环境。
在成都,施工噪声违法行为将被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白天施工噪声连续20分钟的等效声级不得超过70分贝,晚上10点至次日6点则禁止施工。
“在混泥土浇筑作业上,传统的地泵噪音非常大,我们采取汽车泵、车胎泵来控制白天的噪声污染。”成都某施工工地负责人介绍道。
制定规章制度、加大执法查处、强化督查检查,持续抓好城管领域噪声污染执法查处工作。
“目前,城管部门主要负责做好建筑施工、社会噪声中的商业促销高音喇叭、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这三类噪声污染防治。”
市城管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至2022年4月,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在噪声扰民问题方面共计立案查处噪声污染类案件2775起。
要求各施工工地无特殊情况,必须在22:00前结束施工作业,并严格依法查处违规夜间施工行为;施工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而无法避免在夜间施工的,应提前向有关部门申 并取得夜间施工的有关手续。
对容易出现噪声扰民的商业活动主体、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值守,及时处理群众举 案件。
对多次出现在商业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娱乐场所噪声污染超标等违法行为的经营主体依法严格查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