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07: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口述:倪德丽 记录整理:王乃昭
7月的杭州,还没到正午,空气就已经灼热。
从2010年杭州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起,8年来,这位杭州大姐带领着一支队员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垃圾分类志愿队,几乎每天都在小区各角落的垃圾桶里翻翻拣拣,把投错地方的垃圾重新归类投放。
今天就来听倪德丽大姐讲述她和垃圾分类的故事。
我们每天都去翻垃圾桶
我们这支垃圾分类志愿队是2010年响应社区号召组建起来的。当时我刚退休在家,虽然还有点舍不得做做家务种种花草的清闲日子,但还是觉得作为一名老党员,这件事我责无旁贷。
和我一起加入的还有十多个想要发挥余热的老同志。小区垃圾分类志愿队成立后,我们参加街道和社区培训,参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一次次被“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震惊。这些年政府对垃圾分类不断投入,但效果普遍来说并不理想。我们意识到,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光靠政府不行,还得靠居民行动起来。
垃圾分类志愿队
垃圾分类难吗?其实不见得有多难,就是把不同的垃圾丢进不同的桶里而已。
但对小区居民来说,“垃圾一桶装”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要纠正过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些居民还会认为我们的检查是在干涉他们的私生活,觉得“我丢个垃圾,凭啥要你们来管”。
小区里会免费给每户居民发放丢厨余垃圾的绿袋子。但是总有人分不对。还有些人领的绿袋子用不完,就放到厕所和卧室装其他垃圾。这些都是我们要挨家挨户上门去检查的问题。
入户指导垃圾分类
小区里有一户人家,家里的阿姨卫生习惯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垃圾总也分不好。我们连着去她家刨了5次垃圾桶,现场分给她看,终于给她纠正过来了。
翻小区垃圾桶也是我们志愿队的基本功课。每人一把钳子一把钩子,一天两次准时挨个儿把小区垃圾桶里的居民丢的垃圾翻出来检查一遍,有投错的就拣出来重新投放。小区里一共四十多个垃圾桶,一趟刨下来,少说也得一两个小时。尤其是到现在这个季节,灼人的暑热和扑鼻的恶臭是对我们队员意志的巨大考验。
检查小区垃圾桶
志愿工作难吗?是挺难。但我们这帮上了年纪的人在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对待垃圾分类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转变。
遗憾没有年轻人加入
垃圾分类这个工作没办法一蹴而就,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即便脏、臭、累,但守着那份初心,我们八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了。志愿者也从当初的十几个人,慢慢发展到了如今的二十多人。
我们队里的傅阿仙,我就特别佩服。他今年七十多岁了,但随便什么时候去他家看看,垃圾袋永远分得清清楚楚,放厨余垃圾的绿袋子里不会有一点其他杂物。平时工作中,碰到一些实在不配合的人,我们有时候实在没办法也就算了。他不,批评起人来一针见血,经常说得一些不懂事的小年轻无地自容。
队里的元老之一姚文化,人长得特别黑,翻垃圾桶时经常被人当成是收废品的。刚开始我去请他加入时,他还不太愿意,说是怕臭,一掀开垃圾桶盖要吐的。现在,看到哪个桶里有垃圾没放对,他伸手就给抓出来了。
可是,这场漫长的马拉松跑下来,人也会有力乏的时候。
我们队里有个大姐,一直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还一定要跟着我们去跑,总说自己一翻垃圾桶腰就不痛了。其实我知道,她的病是越来越严重了。今年我看着实在过意不去,坚持让她不要来了,安心在家调养。
这几年虽然不断有人加入到志愿队里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年轻人加入过。
8年前刚开始做垃圾分类工作的时候,我一天跑下来也不感觉多累。但是这一两年,我感觉明显体力啊各方面都有点跟不上了。现在每次小区里一天跑下来,晚上两只脚痛得啊,总要泡泡敲敲,很久才能缓过来。毕竟我今年已经66岁了,不年轻了!
坚持走下去绝对没错
上个月的一天,我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碰到2个城管部门的同志来检查工作。刚进小区大门,他们就指出我们垃圾桶旁边没有贴标识,要扣分。我当时就急了,赶忙把垃圾桶两边柱子上的标识指给他们看,“有的有的,就是被垃圾桶挡住了”。
有人宽慰我说,倪大姐,不过是扣点分,犯不着这么着急上火的。我说,我不是因为扣几分心疼,志愿队每个人都是凭着一腔热情在做事情,尽力把工作做扎实了,这份辛苦只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值得了。
有一次,小区一个居民指着上门收垃圾的垃圾车跟我说:“倪大姐,你天天来查我们,但是你看,门口收垃圾那两辆车长得一模一样,都是白的,他们乱倒的。我们分得这么清楚又有什么用?”
我当时心里一惊,特地到大门口蹲点观察了好几天,一颗心才算落到肚子里。我特地跑去跟那个居民说,你搞错了,下次车来了你再仔细看看,车虽然都是白车,但车身上的那一行斜杠的颜色不一样,他们分得很清楚的。
从去年开始,垃圾车颜色进行了识别度升级,黄车装黄桶、绿车装绿桶,这样的误会就再没发生过。
其实垃圾分类要坚持下去,很大程度上还是在跟自身的散漫和惰性斗争。有时可能因为一点点误解,就能让刚刚养成的自律败下阵来。我常常给大家打气说,我们眼光要放得长远一点,垃圾分类是关乎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大事情,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只要坚定信念走下去绝对没错!
我特地把那则新闻剪下来
也许是职业病,这些年不管走到哪里,我总要去翻翻人家的垃圾桶。我在杭州有不少小姐妹,她们小区的垃圾桶我基本都翻遍了。垃圾分类有些做得比较扎实的,也有些做得比较浮的。说句实在话,垃圾分类工作比我们小区做得好的,我还真没见到几个。
我们小区现在不但垃圾分类的氛围好、完成率高,连垃圾桶的卫生工作都做得极好。保洁员每天下班前都要把自己负责的垃圾桶清洗干净。你摸摸看,内壁都没有一点灰。
前几天,我看到电视上在播垃圾分类的事情,有个专家讲得很好。他说,垃圾分类要取得阶段性胜利,第一个要缴费,第二个要罚款,第三个要有措施来强制大家遵守。我特别认同。在国外一些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乱投垃圾会收到罚单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单靠民众自觉,恐怕并不是长久之计。
我还在 纸上看到了一篇题为《10月底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全覆盖》的 道,说是要把垃圾分类纳入到干部考核和年度考评、党员民主评议范围里去。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就特意把这则新闻剪下来,到小区里去说给大家听。
如今,我能明显感觉到,全社会都对垃圾分类越来越重视了。电视上、 纸上 道垃圾分类方面的新闻越来越多;不管是区里还是街道,逢开会也必讲垃圾分类。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硬性规定出台,这样的话,我们开展工作的时候,底气也就更足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