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近年来,乌审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民生福祉,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确立创建“国家生态环保模范旗”的新目标,自我加压,夯实基础,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全旗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守护绿水青山,持续推进生态环保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对地处生态脆弱区来之不易的建设保护成果,乌审旗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倾力守护绿水青山,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绿水青山。半个多世纪以来,乌审旗一步一个台阶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如今,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2.89%,植被覆盖度达到80%,“生态”“环保”已经成为这里最亮眼的招牌。先后荣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认证”“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文明标杆旗”“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
“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工艺路线设计、设备选择上,经过反复比选,采用了耗水低、废水量少的先进技术。目前,投资14.8亿元建设了完整的处理系统,每小时可处理污水约1030吨,在废水处理上实现了系统内全回用、零排放。”随着中煤集团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介绍,我们来到该公司位于内蒙古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乌审旗图克工业项目区内的大化肥项目污水处理车间。机声轰鸣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煤制化肥项目防污减排系统的先进。
立足工业经济起步晚、环保起点高的后发优势和煤、气、水等富集的资源优势,乌审旗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绿色发展。一是围绕现有的中天合创、中煤大化肥、50万吨工程塑料、星星能源、宏基亿泰等煤化工、天然气转化项目,以近1000万吨的甲醇、烯烃、化肥产能为基础,引进和发展一大批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煤炭精细化工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二是与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以环保、能源、电力等方面国内知名专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入驻乌审旗,为该旗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利用他们的科研成果,计划建设煤矸石制环保砌块、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等一批环保项目,带动全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始终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认真开展污染物减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综合整治和监管工作,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天朗气清水洁净”。
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含工业、生活和农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等相关措施,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对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稳定运行,达标排放。五年来,化学需氧量削减541吨,氨氮削减147吨,二氧化硫削减1571吨。
全旗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政府河长+民间河长+企业河长”责任体系,不断加强环境监管,提升监察执法能力,全面保障水体安全。按季度对境内所有水源地水质和境内各水库、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关标准。
编制《乌审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2020年)》,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积极开展污染源普查和种养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天然气开采“泥浆不落地”、钻井岩屑及压裂返排液处理制度,严禁违规、违法处理现象发生,谋求绿色环保发展长远之计;集中处置医疗废弃物,城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保护土壤安全。
严格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内蒙古自治区贯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成立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通 制度和台账管理制度。通过全面整顿燃煤小锅炉、治理餐饮业油烟排污、城市扬尘污染控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最大限度降低大气污染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五年来,乌审旗全旗年平均空气环境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超过300天。
依托绿水青山,经济发展大做循环文章,
以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崛起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乌审旗新征程,要科学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鄂尔多斯市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守好发展、民生、生态‘三条底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绿色乌审建成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文旅融合的示范地、生态文明的引领者、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幸福民生的共享区,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乌审旗委书记吉日嘎拉图一再强调。
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乌审旗强力推进煤炭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生产输出、现代煤炭物流建设,拓宽发展空间,集聚发展后劲。而“精细”“清洁”“绿色”“生态”这些乌审旗新时代发展的关键词,无不体现集约环保的理念。
穿行于乌审旗乌审召化工项目区,茫茫绿色中,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其间。站在项目区的制高点极目四望,让人很难想象,昔日黄沙遍野、春风难度的不毛之地,今天会变成自治区循环工业示范园。
让绿水青山成为亮丽的发展底色和“背景板”,乌审旗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产业,推进新型工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长青基业,乌审旗牢牢把握“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发展主线,在每个工业园区、每个工业项目建设和引进之初,就以生态循环严格规划和定位。
既能使资源吃干榨净,又保护项目区的碧水蓝天,乌审旗各大工业企业自成产品链条,又互相补充促进,以实现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旗内大循环,构建资源上下游产品之间的“纵”循环、重点项目之间的“横”循环、产业之间的“内”循环和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外”循环,实现城乡统筹和循环发展。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五年来,为补齐生态短板,政、企共计投入60多亿元,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林河至图克至乌审召输水管线工程、中煤远兴深度水处理项目二期分盐项目、纳林河工业园区渣场、垃圾填埋场、乌审召渣场、垃圾填埋场和图克垃圾填埋场等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建成投用。
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让创建国家生态环保模范旗在全旗城乡家喻户晓。少儿环保书画比赛、青年环保志愿者行动、全民绿色低碳出行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深化了公众生态文化意识。特别是每年“6?5世界环境日”大型主题宣传和晚会,进一步宣传了环保理念,普及了环保知识。一个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大力推进生态示范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企业等系列创建,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永续绿水青山,建立完善制度机制,
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乌审屏障
让绿水青山持久保持、永续利用,最根本的是要靠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乌审旗积极先行探索,建立完善生态环保工作制度机制。
按照《乌审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坚持建管并重,配套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决定》《乌审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要素制约下的工业发展环境保护规划》《乌审旗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方案(试行)》等,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乌审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旗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全面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严格的监管、问责和考核机制,保障绿色发展。
加强环境监管,保障环境安全。认真开展环保督查问题和群众环保信访问题整改落实,出重拳、下猛药,治沉疴。五年来,执法检查共出动15554人次,检查4633厂次,共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决定书100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06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2起,行政处罚118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7起,刑事拘留7人,行政拘留12人。全面排查全旗各行业、各领域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健康安全。
稳步提高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和环保队伍整体素质。克服资金瓶颈,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护航环保能力化建设工作。建成嘎鲁图镇区、纳林河工业园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和乌审召化工项目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五位一体”污染物在线监控中心,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所有企业的监管力度。建设完成乌审召环境保护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户外大屏显示,24小时不间断监测环境空气质量,每日定时将空气质量信息及辖区内水质质量信息进行滚动播放,实时上传监测数据,接受全社会监督。
多年以来,乌审旗始终高扬“牧区大寨”精神旗帜,旗委、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结合旗情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思路和发展战略,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全面开展治沙造林,让绿色的履历不断丰满,让绿水青山成为搬不走的金山银山,用生态文明引领全域发展和绿色崛起。
发展工业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用1%的工业用地,换取99%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成果,是乌审旗始终坚守的“红线”。设定企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更严门槛,抓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落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控制和全面节约制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度,加快基本草原、基本农田、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林业“四条红线”划定工作,构建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筑牢生态环保绿色屏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与发展正携手同行。乌审旗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基本原则,立足区域及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以环境功能空间优化为引导,围绕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源防控、固废处理处置及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以及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行业污染减排、农村牧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监管能力提升等重点问题,以创建国家生态环保模范旗为统领,积极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倾力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保示范先行。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乌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家园,不仅是全旗13.3万各族群众的美好愿景,更是该旗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乌审屏障的重要责任。为此,乌审旗不懈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