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电池厂商都有了解,在2020年新的电池测试标准中,剔除了电池针刺试验作为强制性标准了,那针刺试验是否还有必要呢?电池针刺试验的意义有哪些?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针刺试验:按GB/T31485-2015 标准第6.2.8章节针刺试验模拟尖锐物对电池造成刺穿电池zui大表面的中心位置,用Φ5mm~Φ8mm的耐高温钢针,以(25±5)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贯穿位置宜靠近所刺面的几何中心,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观察1h。
然后按GB/T31485-2015标准第6.3.8章节针刺试验:用Φ6mm~Φ10mm的耐高温钢针,以(25±5)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依次贯穿至少3个单体蓄电池(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观察1h。
经过针刺试验的电池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为合格的。
适用于消费类、储能类电池、锂原电池和其它原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用于、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数码电子产品)、镍氢、镍镉以及铅酸电池(用于电动工具、玩具、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的针刺试验。符合GB/T31485-2015、GB8897.4-2002、IEC60086-4:2000、UL1642:2006、SN/T1414.1-2004、SN/T1414.3-2004等标准中针刺试验的规定要求。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针刺实验有效性的是有助于将新能源电池安全性能提高了,用得才更安心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