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攻克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回用技术难题

  目前,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势在必行。但是在高寒地区的漫长冬季,污水温度过低,传统处理技术中使用的微生物代谢能力下降,有机物去除效果差。因此,寒冷地区低温污水处理成为水处理工程界和科学界的难点问题。

  自2005年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赫俊国带领的课题组,对这一难题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攻关,取得了成功。

  赫俊国说,生活污水中含有很多耗氧的有机物,会导致水质恶化。传统水处理工艺通常利用微生物把这些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既可缓解水资源缺乏,又能解决水体污染,但这些微生物在低于10℃的环境下便基本停止“工作”,甚至死亡。

  为此,课题组对微生物的生化特性进行研究,zui终在低温环境下分离、培养出一种耐冷微生物菌群,在5℃至10℃仍然具有常温条件下的活性。此外,科研人员通过控制水体的流动状态,大幅度提高了微生物菌群和有机物之间的传质、反应速度,加快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经这种技术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于冲厕、洗车、绿化和注入城市景观水体等,每吨污水处理成本仅为0.5元左右。如果该成果在哈尔滨城区范围内应用,按照30%的自来水用量以回用水替代,每天可节省自来水约60万吨,年创造效益达2亿元以上。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复合工艺运行稳定、,并具有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达到了先进水平,为我国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6年1月3日
下一篇 2016年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