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水份测定法主要有烘干法、容量法、库仑法等,主要介绍容量法——费休氏法。
费休氏法于1935年由KarlFisher提出,经各国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已成为上通用的水份测定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准确性好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医药、石油、化工、农药、染料、粮食等领域的大多数物质的水份测量。
二、基本原理:
费休氏水分测定法所用的标准滴定液称卡尔·费休试液,是由碘、二氧化硫、吡啶(无吡啶的费休液是用特殊的有机碱代替吡啶)和甲醇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溶液。其滴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有一定量的水参加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1)
从消耗碘的量即可测得水的含量。由于上述反应是可逆的,为使反应向右进行完全,必须用碱性物质将生成的酸吸收,以利反应定量进行。无水吡啶能定量的吸收HI和SO3,形成氢碘酸吡啶和亚硫酸吡啶,反应式如下:
(2)
但亚硫酸吡啶不稳定,必须加入无水甲醇使其转变成稳定的甲基硫酸氢吡啶,反应式如下:
(3)
由(1)、(2)、(3)得滴定总反应如下:
(4)
由(4)可知每1mol水需要1mol I2、1molSO2、3 molC5H5N和1mol甲醇。吡啶有极难闻的恶臭和较大毒性,有损于测试者的健康和环境,无吡啶的试剂用无毒无味的有机碱代替啶吡,原理同含吡啶费休氏液相同。
三、滴定剂:
1、单组份容量法:卡尔·费休试剂分无吡啶和含吡啶两种。浓度分1~2mg/mlH2O、3~4mg/ml H2O、5~6mg/mlH2O三种,建议使用无吡啶型卡氏液。
2、双组份容量法:卡尔·费休试剂由滴定液(A液)和溶液(B液)组成,溶液(B液)用来溶解样品,滴定液(A液)用来测定含水量,也包括含吡啶和无吡啶型两种,常用滴定浓度有5~6mg/mlH2O、2~3mg/ml H2O两种。
3、混合型:同单组份卡尔费休试剂使用相同(使用前1:1混合放置24小时)。滴定液浓度下降比较快,购买后应尽快使用。
四、溶液:
目前应用zui多的溶剂是甲醇,吡啶虽然在醛、酮的测试中还可见到,但已逐渐被淘汰,对于难溶于甲醇的物质如油、烃、脂等可用氯仿、三氯乙烷等助溶。另外,现在也有卡尔·费休溶液,某些物质在常规溶剂测定时往往得不到准确结果,如柠檬酸、环氧氯丙烷、醛、酮等采用相应的卡氏溶液可得到极值效果。常用的物质和相对应的溶剂如下表:
液态有机化合物 |
柠檬酸三钠 |
甲醇 |
蜂蜜 |
甲醇/DMF |
|
物质 |
溶剂 |
硫酸锌 |
甲醇 |
玉米 |
甲醇/50℃ |
冰醋酸 |
直接 |
|
|
麦芽 |
甲醇/DMF |
丙酮 |
吡啶 |
工业产品 |
人造奶油 |
1:9氯仿/甲醇 |
|
苯 |
甲醇 |
物质 |
溶剂 |
糖、杏仁粉 |
甲醇/DMF |
丁醇 |
甲醇或直接 |
防冻制品 |
甲醇 |
淀粉混合物 |
甲醇/DMF |
四氯化碳 |
甲醇 |
铝土矿 |
甲醇 |
奶粉 |
甲醇/50℃ |
氯仿 |
甲醇 |
纤维素薄膜 |
甲醇 |
米 |
甲醇/50℃ |
环戊醇 |
甲醇 |
脂肪酸 |
1:2氯仿/甲醇 |
能心粉等 |
卡氏液 |
乙醚 |
甲醇 |
燃料油 |
4:1氯仿/甲醇 |
糖浆 |
甲醇 |
二烷 |
甲醇 |
明胶 |
甲醇 |
蔬菜 |
甲醇 |
二苯胺 |
1:1甲醇/冰醋酸 |
液压油 |
3:1氯仿/甲醇 |
全脂牛奶 |
甲醇 |
酯 |
直接 |
绝缘油 |
3:1氯仿/甲醇 |
|
|
乙醇胺 |
1:1甲醇/冰醋酸 |
金属氧化物 |
甲醇 |
烟草 |
|
乙醇 |
直接 |
纸 |
甲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