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是传统的用水大户,也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制浆造纸废水是指采用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以及洗涤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和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均对环境污染严重。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造纸厂以麦草、龙须草、杨树皮为主要原料,经过备料、蒸煮、洗筛、漂白等工序得到麦草浆、龙须草浆、杨树皮浆,同时外购成品木浆经过打浆、配浆、 部成型、压榨、干燥、复卷、分切等得到成品文化纸。
废水污染源分析
黑液是用烧碱法和硫酸盐法直接蒸煮原料而产生的废水,黑液中含有大量的碱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解物等有机物,还含有各种钠盐,这部分废水的COD高达100g/L,BOD5也有50g/L,必须通过碱回收综合利用来回收原料并减少污染。碱回收处理法是目前解决黑液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黑液提取、蒸发、燃烧、苛化四个主要工段,可将黑液中的污染物彻底去掉,并可以回收碱,产生二次蒸汽。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碱回收的白泥全部用于燃煤锅炉脱硫过程,对白泥进行综合利用。
中段水是分离黑液后纸浆的洗水和漂水,排放量大,其中COD、悬浮物(SS)含量高,色度严重。
造纸白水中含有大量悬浮固形物如纤维、填料和涂料等,还有可溶解的有机污染物,COD一般为500一800mg/L,BOD5为200一350mg/L,全部回用。
中段水处理
1.中段水处理工艺流程
中段水处理工艺流程为斜管沉淀+平流沉淀+初沉池+水解酸化+卡鲁赛尔氧化沟+二沉池+深度处理+三沉池。
由于造纸中段水有机物浓度较高,故可先选择物理化学法处理废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再运用生物化学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生物处理是去除造纸废水中有机物的有效方法,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与制浆工艺、选用的生物处理工艺、负荷率等因素有关。通过斜管沉淀、平流沉淀、水解酸化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将废水进一步厌氧发酵,提高其可生性,再进入卡鲁赛尔氧化沟,把连续循环式反应池做生化反应器。混合液在其中连续循环流动,并能维持较高的传质效率,利于生物絮凝,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为保证出水率,工程在生化处理工段后设置深度处理工段,采用絮凝沉淀工艺,选用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阴离子配置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或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而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达到水处理的效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