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

  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
 
1. 目的与应用范围 
1.1 此测试方法是用来测试在摩擦过程中颜色从着色纺织品表面转移到其他纺织品表面的程度。它适用于染色纤维制品`印花或其他方法着色的纱线或织物。(详见13.1和13.3) 
1.2 试验采用干态和湿态的方块白棉布作为摩擦媒介。 
1.3 因水洗`干洗`缩水等整理可能影响纺织品脱色的程度,本实验可在上述任何一种处理前进行或者在处理后进行,或者在处理前后进行。
 
2. 原理 
2.1将一块着色试样固定在摩擦牢度实验器上,在受控制条件下用白色测试棉布与它摩擦。 
2.2 将白布和沾色灰卡或AATCC沾色色卡对比,以评定此白布的沾色度。
  1.  测试程序 

9.1 干磨测试 
9.1.1将试样安臵于摩擦牢度实验器的实验台上,使其平贴于砂纸之上,其长边为摩擦方向。(见13.6和13.7) 
9.1.2 将样品夹夹在样品上,作为辅助措施阻止样品滑脱。 
9.1.3 将一块白色测试棉布覆盖(织纹方向与摩擦方向平行)在滑壁的指状摩擦头上用一特制的细线钢丝弹性夹将测试布固定在摩擦头上。弹性夹头朝上,否则弹性夹头会挡在样品上。 
9.1.4 将摩擦头放低到试样上。摩擦头开始位臵是,以每秒一个来回的速度曲柄绕动10圈,使摩擦头在试样上前后往返滑动20次。 
9.1.5 取下白色测试棉布,放臵(见8.1),然后进行评级。为了防止起毛,要刷掉可能会影响评级的松散纤维,要祛除外来的纤维材料,可在评级之前用粘性的玻璃纸轻压摩擦面。
9.2 湿磨擦测试 
9.2.1 首先要先对处理过的湿摩擦棉布进行称重,然后用蒸馏水将其润湿。一次只准备一块。 
9.2.2 将润湿后的棉布夹在吸水纸之间,并通过一手动轧车或其他类似的装臵,使其轧液率保持在65+/-5%之间。 
9.2.3 在进行摩擦之前,避免棉布中水分的蒸发。 9.2.4 继续9.1的步骤。 
9.2.5 自然晾干白色测试棉布,评级之前进行处理(见8.1)。为了防止起毛,要刷掉可能会影响评级的松散纤维,要祛除外来的纤维材料,可在评级之前用粘性的玻璃纸轻压摩擦面。
 
10. 评估 
10.1 通过利用沾色灰卡或沾色彩色灰卡来评估颜色从试样转移到白色测试棉布上的程度。(见13.11) 
10.2 评估时将三块没用过的白色测试棉布垫在要评估的测试布下。 10.3 按以下等级对干磨及湿磨进行评级。5级—可忽略的颜色转移或没有颜色转移。4.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4-5级。4级—3.5级—3级—2.5级– 
 2级—1.5级—1级— 
10.4当测试的为综合样品时,取每块样品平均值,精确到0.1级。
 
11. 测试 告 
11.1 标明是干摩擦还是湿摩擦。 11.2 写明在10.3中的评级结果。 11.3 写明在10.4中的平均结果。 
11.4 写明在评级过程中使用沾色灰卡还是沾色彩色灰卡。(见13.4,13.9) 11.5 写明试样都经过哪些处理。

12. 精确度和误差 
12.1 实验室中进行的测试遵循1986年建立的测试方法中的精确度。测试可在各自的实验室大气环境下进行,而没有必要在ASTM标准条件下。两个实验员在12个实验室中,分别评估5块织物的牢度等级,每块织物出三块式样,分别做干磨与湿磨测试,结果用沾色灰卡和沾色彩色灰卡评出的每块织物的等级是不同的。原始数据可在AATCC技术中心查到。 
12.1.1沾色灰卡或彩色沾色卡评级出现的偏差,见表I。 12.1.2 评级差别见表II。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5年7月4日
下一篇 2015年7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