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检测案例:某海事局发信台电磁环境影响监测方案的制定

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针对发信台新址进行监测。本次现状监测布点主要设置在新建站址及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处。现状监测按《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执行。为充分了解拟建发信台周围现状已有电磁影响源情况,在实际测量中考虑了以下两方面的因素:①电磁环境中总的电场强度情况,选取0.1-3000MHz频率进行综合场强测量;②对该地区电磁环境影响强度进行分频测量,判断所在区域主要电磁影响频段,频率范围分别选取为0.1-3MHz、3-30MHz、7125-7725MHz。

现状监测布点,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如下:①拟建发信台周围电磁环境现状地面监测布点:主要了解拟建发信台周边已有及规划环境保护目标所在位置的电磁环境现状情况。测量点位高度选取1.7m的标准测量高度,对各监测点逐点测量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②拟建发信台周围电场强度空间垂直分布测量:主要选取拟建发信台台址及周边高层建筑处的开阔区域,从地面1.7m开始向上测量,依次为3层、5层、7层、…、顶

2、电磁环境类比监测针对发信台原址进行监测。本次类比监测布点主要设置在原址及其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处。类比监测按《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执行。在实际测量中考虑了以下方面的因素:①电磁环境中总的电场强度情况,选取0.1-3000MHz频率进行综合场强测量;②对该地区电磁环境影响强度进行分频测量,频率范围分别选取为0.1-3MHz、3-30MHz、7125-7725MHz;③选择现状发信台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主要工作频率,分别是中波  486、518、2187.5、2174.5、2182 kHz,短波 8716、13077kHz  进行选频测量。

监测布点: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以现状发信台台址场界为起点,按间隔45°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每条测量线上在距地面1.7m高度处选取距起点10m、20m…、50m、100m、150m…、500m等不同距离定点测量。实际测点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实际测点应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高压线以及金属结构等,尽量选择空旷地方测试,实际测量范围以测试到步行达到的范围为止。同时,为了解发信台在垂直空间的电场强度分布情况,类比监测又选取了距离现状发信台不同距离的几个点位进行了空间垂直高度布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6年5月4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4日

相关推荐